本文转自:扬州日报
二畔铺社区家庭医生8年建成健康档案8份——
(相关资料图)
健康管家让慢病老人有『医』靠
家庭医生为老人体检。 陈晨 摄
在广陵区曲江街道二畔铺社区,沈虹这个名字几乎家喻户晓。她是一名家庭医生,管理着400名慢病老人的健康档案,一季度一随访、一月一义诊、24小时“待命”。时间久了,居民们都把她当成“自家人”,亲切地称呼她为“小沈”。
将慢病老人当父母一样悉心照料
“小沈,快来帮我瞧瞧,我这次的体检报告有没有问题?”前日,二畔铺社区72岁居民翁鹤年刚从社区拿到体检报告,就去找正在为居民测量血压血糖的沈虹。
“翁爹爹,您的血压控制得很好,指标都正常,有几项指标甚至比年轻人还好。”听到沈虹这么说,翁鹤年老人欣喜地回家了。
今年48岁的沈虹就职于广陵区曲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是一名副主任药师。2015年,她正式加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,与社区联合成立“家庭医生工作室”,带领其他4名全科医生专门为二畔铺社区的居民服务。
一个装有血压计、血糖仪的黑色服务包、一件绿色镂空马甲,是沈虹每天上门为民服务的必备装备。
电话通知健康义诊、提醒65周岁以上老人体检、定期上门为慢病老人测血压血糖……在很多老年居民心里,沈虹对他们的照料细致得跟女儿一样。“不用提醒,到时间小沈就来了。”阚飞老人称赞道,他前些年患上了脑梗,腿脚不便,每周沈虹都会上门帮忙测量一次血压,根据病情指导用药,“如今我恢复得很好,这得感谢小沈。”
8年建成健康档案400份,老人健康实时掌握
“李阿姨:67岁,高血压,预约体检”“黄大爷:72岁,糖尿病,长期用药”“吴奶奶:81岁,高血压,长期服用缬沙坦胶囊”……在沈虹办公室的电脑里,里面详细记载着自2015年以来二畔铺社区400名慢病老人的电子信息,分别有姓名、联系方式、健康情况、有无医保等。
在沈虹看来,只有详细掌握每户居民的健康状况,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务。作为一名家庭医生,沈虹身兼多种角色——居民小病时的医生、大病时的参谋、重病时的亲人、康复时的助手、慢病的管家……
“我们夫妻俩都患有慢病,他是高血压、妻子是糖尿病。”翁鹤年老人说,“有了沈虹这名‘健康管家’,5年间不间断的提醒体检、健康监测、调整用药,如今夫妻俩的健康状况出现了大幅改善,晚年幸福指数节节攀升。”
家庭医生的工作繁忙而琐碎,但沈虹所在的团队乐在其中,“希望更多的家庭了解并支持我们的工作。”沈虹说,“如今,社区卫生服务的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了,居民健康档案厚起来了,社区卫生服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居民的认可和信任,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和骄傲。”
通讯员 马玉娥 朱娇娇 记者 陈晨
关键词: